為進一步加強信息公開工作,提高政務工作透明度,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依法獲取政務信息,有效發揮其對人民群眾生產、生活和經濟社會活動的服務作用,2016年度,荊州鄉根據中央和省、市、縣有關文件精神,結合我鄉實際,扎實推進信息公開工作,現將有關情況總結如下:
一、強化組織保障
荊州鄉成立了以鄉長為組長,紀委書記、辦公室主任為副組長,相關領導、鄉直單位負責人為成員的信息公開工作領導小組,明確黨政辦為具體工作機構,并配備專職人員和必要的辦公設施,負責政府信息公開的日常工作。領導組及辦公室成員根據人事變動及時調整,確保信息公開工作正常運轉。通過健全信息公開組織機構,有組織、有領導、有計劃,積極穩妥地推進信息公開工作。
二、強化宣傳力度
利用縣政府網和鄉先鋒網、鄉村信息公開欄等多種形式向社會廣泛宣傳《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和省、市、縣關于信息公開的內容及實施的意義。
三、強化公開監督
采取“內外監督”相結合的方式,在狠抓內部制度的同時,重點抓好外部監督制約機制的完善,建立健全長效管理機制。
1、內部監督。建立健全長效管理機制,形成用制度規范行為,按制度辦事、靠制度管人的機制。全鄉干部根據自身崗位開展崗位承諾、實事承諾并公開亮化,接受群眾監督,并將完成情況納入年終考核?! ?/span>
2、外部監督。為加強對信息公開和村務公開的監督力度,組建干部監督員隊伍,對鄉、村信息公開工作予以監督。對公開不及時,效果不理想,以及公開中弄虛作假的行為從嚴查處,保證了信息公開的嚴肅性。
四、強化重點領域信息公開
始終堅持“真實公正、注重實效、有利監督”的原則,重點公開廣大群眾最關心、最需要了解的問題。
一是加強各類政府信息主動公開。凡是事關鄉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重大政務、與廣大人民群眾利益密切相關的事物,以及群眾關注多、疑問多的熱點、難點問題,都已列入了公開內容。同時建立網絡輿情收集、處置和回應機制,通過各種公開平臺及時發布權威信息,正面引導輿論。
二是推進財政資金和“三公”經費信息公開。進一步加大財政資金管理使用情況的公開,及時公開財政預決算、“三公”經費使用情況、財稅收支情況、村組集體財務報表、農村經濟收益分配、資金發放等重點領域信息的公開。
三是加強公共資源配置信息公開。做好征地、房屋征收與補償信息的公開,讓被征遷群眾及時掌握、了解相關信息,確保各項工作的順利開展。
四是加強公共服務信息公開。加強計劃生育、教育、醫療、就業、社會保障類信息的發布,確保群眾及時掌握各類政策措施,加強公共服務的力度。
五是推動公共監管信息公開。及時發布環境監管、安全生產、食品藥品安全、文明創建等方面信息,不斷加強公共監管,創造良好社會發展環境。
六是進一步完善行政職權目錄,依法向社會公開“權力事項目錄”和“權力運行流程圖”。通過各種載體全程公開涉及群眾利益的重大措施、干部任用等重大的政府行政行為,把“決策、執行和結果”三個階段全面、完整地予以公開,最大限度讓群眾知情,自覺接受社會監督。
五、強化公開形式
堅持以“靈活多樣、簡潔明了、方便群眾、講求實效”為原則,選擇貼近群眾、方便監督的形式進行公開,開通了政務微博,同時還進一步注重信息公開欄(櫥窗)、宣傳手冊、網站、村(居)公開欄等傳統形式。
六、存在的主要問題和改進措施
(一)存在問題
一是主動公開的內容與公眾的需求還存在一定距離,公開的內容還需進一步深化。
二是信息公開的方式和途徑還有待拓展。
三是信息公開的培訓工作還需加強。
(二)改進措施
一是深入調研,根據群眾需求和希望了解的政府信息重點予以收集整理和及時公開,力爭最大程度發揮政府信息公開工作在推進黨委政府各項工作和維護社會穩定促進發展中的作用。
二是進一步拓展政府信息公開的方式和途徑。通過對各村居信息化設施的投入,進一步完善政府信息公共查閱點,方便公眾查閱信息。
三是加大督促檢查力度。定期或不定期對政府信息公開工作進行督促檢查,促進政府信息公開工作不斷走向規范化、制度化、科學化的軌道。
四是加強政府信息公開的培訓工作,不定期開展培訓活動。
荊州鄉人民政府
2016年12月20日